欢迎光临中国旅游教育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工作
协会工作
“旅游院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会长工作会成功召开

2月20日,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旅游院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会长工作会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召开,会议由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承办。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保继刚主持会议,第三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共同研讨了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旅游院校如何做好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旅游教育分会秘书长刘莉莉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参会。

会议伊始,保继刚会长指出,此次疫情旅游业受到冲击,随后也将波及到旅游教育,旅游院校将面临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应对疫情影响,如何在现阶段帮助学生培养就业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分会副会长及副会长单位代表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邹统钎对做好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基本能力提升。改变思维模式,思考疫情可能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变革,引发旅游行业商业模式的革命,尤其是网络技术对旅游产业的革命。二是择业能力提升。提高网络办公能力、网络面试能力、学术能力;提供志愿实习;合理选择行业;适当降低工资预期。三是创业能力培养。提高虚拟创意旅游产品制作能力、旅游微课程制作能力、旅游企业融资能力等。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党委书记徐虹提出首先要思考如何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认识,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的能力提升放在首位。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适应力和多种能力建设,增加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对接协调。此外,还要加强和产业的合作,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等。目前,学院团委建立了就业工作坊,调动资源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还要利用好校友资源和产业联络好,进行预招聘等。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田卫民提出面对疫情的三大判断:要坚信旅游业的复苏能力,确信旅游业的反弹力,自信旅游院校的应对力。同时,提出旅游院校应采取的五个对策:一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二是增设双学位选修专业;三是增加非就业性升学比;四是开辟学生海外就业空间;五是关注旅游平台商务业态。

针对非就业升学,保继刚会长强调,给外校的名额不要大幅度降低,提倡“跨校读书”。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史达分享了学院利用就业网络、就业公众号向学生推送定制化的就业信息,开展“一对一改简历”、“一对一春招咨询”活动等做法。在当前的特殊时期,还需要对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反思。就学院而言,在线资源的建设更加紧迫;与企业的就业网络建设还要做到精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职业发展”社团的作用,如何构建更完善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等都是未来急切需要改善和提升的。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易开刚就如何做好线上教育谈了四点想法:一是各学校应加强组织,激发优秀教师建设旅游优质线上教育课程的积极性,打造更多适应旅游高等教育的高质量线上教育课程;二是思考如何让线上线下教育的教学质量等效化;三是思考怎样有效监督和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怎样公正、科学有效评价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四是做好在线教育的育人工作和线下教学的配套工作,有助于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黄远水从生源地、性别构成、各专业就业率、就业部门、就业地区、薪酬、就业专业相关度方面分享了本校2019届旅游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就业概况,提出就业工作需要加强的要点:一是给予学生更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是更多、更全面的单位就业宣讲;三是更加周到、耐心细致的就业服务。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研室主任巴兆祥就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问题,近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密切与实践基地及关系比较紧密的文旅企业联系,了解文旅企业状况,稳定就业方向;二是发挥专业教师人脉关系与系友资源,加大对学生就业推荐力度;三是鼓励毕业生进行各种形式创业,灵活就业。从长期看,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是调整教学计划,加大“通识课程”,增加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二是学校加快二专业开放步伐;三是学制弹性更灵活,方便学生灵活就业。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桂林旅游学院校长程道品分析了疫情状态下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困境,并提出应对措施:一是要就业首先要毕业,确保毕业生能够修满毕业规定的学分,按期顺利毕业;二是降低就业预期,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工作;三是建立“六位一体”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以“一网、一微、一邮、一端、一线和多群”搭建远程指导服务的多元立体通道;四是全员参与,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与2020届全体毕业生建立一对多的就业帮扶机制;五是线上双选,创新联合校外资源举办网络招聘会。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新疆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春山提出学院拟开展就业工作的举措:一是开展各类就业指导讲座;二是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及就业引导性培训;三是强化校企合作,积极建设学院就业见习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对接就业平台;四是开展特色就业指导活动;五是举办线上专场招聘会;六是区分重点用人单位与自身需求单位。此外,还要利用信息网络,及时拓宽就业渠道与服务。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向玉成提出疫情过后,涉旅行业会更多,尤其是此前没有的新业态,一系列新业态的出现可能是缓解就业压力重要突破口;对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区三州”、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可能是一个吸纳涉旅专业人才的机会,关键是要教导学生转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学生是否具备文旅多方面实战能力,是自己在就业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春林提出学校开展就业工作的对策:一是做大升学比例,减轻就业压力。境内一方面是支持专转本,另一方面想扩大“专接本”比例;境外拓宽就业渠道,争取境外就业升学机会。二是拓宽就业渠道,推荐学生去集团、去基层、去文旅小微企业。动员老师利用个人资源,推荐学生就业;主动联系,争取让长期合作企业多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利用行业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地方政府;收集需求信息,举办网上招聘会。三是开设网上就业指导课,让学生早有心理准备,指导和帮助学生创业和择业。

世界旅游联盟副秘书长、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正校级领导王昆欣指出2020年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预计在16-17万人,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思考:一是科学研判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企业用工人数将明显下降;二是分析就业岗位和就业群体的变化与需求,有的放矢的培养旅游人才,特别是要重视湖北籍毕业生、在湖北就读的毕业生的就业;三是用好政策练好内功全力应对,充分利用已有的毕业生优惠政策,积极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脚踏实地,多元就业。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指出这次疫情使我们意识到在旅游教育教学中,缺少旅游业应对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就业提出以下对策:一是提振信心,稳定专业思想。老师要对产业复兴有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二是与产业主动对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走向。组织教师研究疫情后山东旅游业的恢复和振兴计划,这是从源头上引导学生的就业趋势。三是增加一部分通识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适应社会挑战的能力,同时提升创新能力。四是与实习实训企业合作,让在疫情中留任的学生选择优先就业。

保会长提出,旅游院校今后应增加《旅游危机管理》这种专题课或者训练,这样学生的竞争能力会更强。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符继红提出面对今年就业新形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学校层面,一是主动出击,广泛宣传,与企业广泛联系;二是责任倒逼,强化考核,要求各二级学院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和服务力度。在学生层面,一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学生就业思想,鼓励学生多元化就业,先就业后择业,或自主创业;二是做好各种择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择业技能技巧;三是鼓励学生通过专升本、入伍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

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副教务长徐隆洋提出各旅游院校应练好内功:一是暂停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开展线上就业服务;二是简化就业手续,继续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四是举全院师生力量全员参与,不断深度挖掘就业资源;五是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就业满意度——比如国家就业项目宣传。

会议最后,保继刚会长表示这次疫情对旅游业的损害是比较大的,但是它始终是阶段性的,一时的危机阻挡不了中国旅游的发展。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预计在16-17万人。希望这些思考方向和应对之策能为旅游院校带来一股正能量,树立应对疫情影响的信心和决心,共同实现毕业生就业和下一阶段招生的平稳过渡。


网站导航
中国旅游教育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www.ctewe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3号北京京伦饭店3层 / 邮编:100020 / 电话:010-85959389/85958389/85951129/ E-mail:ctea2008@163.com
京ICP备12047469号-12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