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旅游教育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工作
协会工作
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数字化教学能力建设骨干师资培训班(第一期)圆满结束

5月28-30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承办的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数字化教学能力建设骨干师资培训班(第一期)成功举办。在新冠疫情常态化控制的特殊背景下,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旅游院校近百名教师在线上线下共同参加。


线下合影.jpg


5月29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杨德进主持,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保继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邱汉琴分别致辞。


培训现场.jpg


随后,保继刚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本次师资培训班的第一课——《旅游一级学科建设探索与思考》。保教授首先回顾了旅游一级学科探索创建的时间轴和大事记,分析了现阶段旅游业新的需求和旅游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产业的融合发展对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人文+科技型复合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然而目前学科归属的冲突和学科地位的矛盾导致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与层次结构失衡,复合型、卓越人才严重短缺,因此旅游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具有极大必要性。保教授表示,旅游学科的现实基础也为其成为一级学科提供了可能,旅游自身拥有较宽的学科基础,在旅游休闲现象研究、旅游活动的社会化及其供给侧响应、旅游休闲活动的多元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成熟的分支知识体系,国际学术界也已经将旅游休闲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知识门类看待。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田卫民教授在《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政策与方向》课程中,剖析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四个重要事件在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上的作用。其中,“双一流”建设是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汇集全国资源,面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全国教育大会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评价导向;“双万计划”重在“以本为本”,即以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为基础;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是交叉融合、科技应用、服务经济和话语体系,而旅游类专业天生具有这些特质,例如多元的学科背景、数字文旅和智慧旅游的发展、来自于产业服务于产业、全球的视野等。田教授还介绍了目前旅游管理类一流专业的总体情况和遴选依据,并从定位、内容、标志、认证四个层次说明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内涵。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旅游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开大学)副主任李晓义通过一个简单的课堂实验开启了《基于数字化旅游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课程。李老师分享了在实验中心发展过程中学院逐渐摸索出的轻资产化、注重思考与创作、开放共享式教学、注重基于自主产权的研发、建立标准和数字化实验教学的特色路径,并就目前学院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模块进行了讲解,结合实例介绍了酒店市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旅游大数据实验教学模块、会展管理实验教学模块、旅游VR实验教学模块等。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党委书记易勇军结合自己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经验和见解,讲授了《新文科背景下旅游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课程。从学科分类的发展沿革和三次学术转型入手,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团队将是未来文科科研解决跨学科问题的主要组织形式,弱化学科、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也将成为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新文科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当前旅游课程思政与新文科的关系。易书记认为当前旅游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突破口就在于构建协同的课程思政体系。此外,新时期旅游课程思政立体多元的结构构建,及建立显隐结合的旅游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最后,就南开大学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个人的工作体会强调了课程思政是增强旅游专业认同,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物理学院教授李川勇以其主导完成的《南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 年)》,即“南开 40 条”为例讲授了《南开大学本科教学创新与实践》课程。由新时代本科教育面临的诸如课程目标单一、理论实践脱节、课堂教学低阶性、学习成果过程评价不足等问题引入到“南开40条”的实施和育人生态体系的构建。李教授从思政建设、顶层设计、通识教育、四新培养、师生体系、育人能力、信息技术、国际合作、创新创业、质量文化十个方面说明了“南开40条”的落实情况,并着重讲解了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构建的“知行合一”服务学习课程体系。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姚延波教授以旅游管理专业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切入,讲授了《数字化时代旅游管理专业评估体系建设》课程。姚教授提出了“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的专业认证思路,注重依托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合格认证、对标国家专业质量标准的全覆盖认证以及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产出导向教育并持续改进质量。基于现有的专业评估体系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七个一级指标,姚教授分享了学院在专业建设上的经验,如着力打造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开设旅游管理+非通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班,推出国内首个旅游学科微专业等。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教授、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所主任林德荣结合人类的三次重大教育革命、疫情对教学方式转变的促进等背景展开了《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教学质量保障》的课程。林教授针对数字化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首先是在技术层面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创新,网络稳定性和服务器容量的提升以及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课程互动性;其次是在技能层面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拆解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共做共享等;第三是在认识层面教师需要清晰自己作为资源选择者、组织者、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转变,学生需要接受和重视在线学习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是要在平台技术、学校制度、教师课堂等方面加强监管。林教授在展望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转型和发展时提到OMO(Online-Merge-Offline/Offline-Merge-Online)将是线上线下共同的选择。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杰出教授邱汉琴讲授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管理高质量发展》课程。讲解了学院从新专业、新模式和新课程三方面进行的新文科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数字文旅专业;打通本硕博实现纵向贯通式培养,横向积极拓展多方合作,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注重体验式教学;开设国际视野、文化自信、数理能力、数字素养四大重点课程。并以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21培养方案为例具体解释了学院在新文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并重点分享了智慧书院“双院制”的特色。邱教授在总结时讲到,新文科建设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个人成长为目标,通过创新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综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jpg


培训期间,学院还开放了智慧教室为前来参加培训班的老师介绍实践教学慕课制作的过程,也让老师们能够亲身感受数字化教学设备的使用。


颁证1.jpg      颁证2.jpg


在最后的结业仪式上,邱汉琴院长作总结并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代表黑龙江大学张丽梅教授分享了培训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本次培训班聚焦中国旅游教育现状和未来学科发展趋势,精心设计课程,邀请知名专家授课,创新培训形式,首次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开课,获得各旅游院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高度好评,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网站导航
中国旅游教育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www.ctewe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3号北京京伦饭店3层 / 邮编:100020 / 电话:010-85959389/85958389/85951129/ E-mail:ctea2008@163.com
京ICP备12047469号-12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4728